制造惨剧的催收人员皆是从传销转行的?二者的行为习惯高度神似

首页 > 传销新闻
编辑:反传销柔儿 日期:2020-12-15T11:5:51 人气:5

非法催收曾经制造了“跳楼、自焚、烧炭自杀、喝农药身亡”等轰动一时的事件,而这些事件的受害者基本都不到30岁,有的甚至不到20岁。

非法催收不仅是催收方式违法,有不少甚至是在索要不曾发生过的债务。

而同样臭名昭著的传销是在不择手段地实施庞氏骗局。

混迹于这两个行业的人员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人。那么这两类“坏人”的恶是不谋而合呢,还是师出同门?

从传销出来的人所中“富贵之毒”远甚于“来时如山倒、去时如抽丝”的大病。

这种富贵病,堪比张勋复辟般癫狂,袁世凯称帝般滑稽。

而一些催收业务的“发财梦、不择手段式的工作方法”正好延续了传销人员的美梦和在传销里造就的极黑本性。

我们可以从传销人员的习惯模式来推导出他们从事非法催收工作的行为习惯,也可以从非法催收行为中发现传销的行为模式,二者几乎等同。

爆通讯录和列名单

“爆通讯录”是非法催收人员的常规做法,即通过“不见面”的方式对联系人威逼利诱。“通讯录”可以通过非法查询获得,也可以通过非法收集获取,甚至可以通过“暗网”非法买卖来获取。

据一些从事过传销的人员透露,他们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列名单”。这个所谓的“列名单”其实就是分级管理自己的通讯录。所谓的管理,就是以各种诱饵,如“谈恋爱、介绍工作、做生意”等把通讯录里的人骗到目的地,然后洗脑。

他们的下线将来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这里的通讯录,不仅是手机通讯录,还包括各种社交软件(如微信、QQ、支付宝、脸书)上的联系方式集合。

冒充司法和通过“极端事件”来威胁

群发所谓的“律师函、传票”等是非法催收人员的常用技俩。这些拙劣的手段跟冒充司法机关进行电信诈骗如出一辙,或许他们就是由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吧。

而传销人员经常使用"自己出车祸了、生大病住院了、需要对女孩子负责"等借口来对付直系亲属。这些紧急情况的压力丝毫不亚于司法文书的威力。往往会达到“直系亲属人财双至”的效果。

一个利用了众人对失去自由的恐惧,一个利用了直系亲属害怕失去亲人的焦虑。

上门寻衅滋事、非法拘禁

非法催收人员往往也会“先礼后兵”。在“电话轰炸、短信轰炸、伪造的司法文书轰炸”后,仍然不能收回欠款时,他们会“上门”。这种上门其实就是古惑仔逛街。

同样,传销人员在拉下线入伙的过程中,如果洗脑不起作用,就会“上手段、来硬的”。这个过程中,非法拘禁显然已是,所谓的“手段”其实就是折磨。

不管是“滋事”,还是“手段”,都是要让对方在生理和心理上感到痛苦。

这种技术在历史上曾经是“天牢狱卒、酷吏来君臣徒子徒孙、军统中统、宪兵队”的独门秘笈。

熟人路线

传销利用了熟人的低戒备心理。

非法催收往往也会使用类似的方法,如买通催收目标的直系亲属、买通催收目标社区的保洁大爷、买通催收目标的孕妇邻居、买通催收目标的宝妈邻居。

这些对象之所以被买通,可能是因为“头脑简单”,可能是因为“见利忘义”,更可能是因为“远交近攻”。这些人自封为“战国诸侯”,让“远亲不如近邻”情以何堪呢?

成规模、成系统地以各种公司为幌子,在中心城市的高档写字楼里进行“爆通讯录、虚假诉讼、寻衅滋事、非法拘禁”也就是本世纪以来发生的事情。这种现象是伴随着“个人信用卡滥发、网贷遍地开花”而出现的。

而传销在国内已经风行了近三十年,各种传销组织每年也是重复地“崩盘、立新”,参与人员也是进进出出、来来往往。

从时间点和行为习惯上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非法催收人员至少核心人员有参与传销的经历”。

制造惨剧的催收人员皆是从传销转行的?二者的行为习惯高度神似:http://www.fcxcn.cn/news/1315.html
反传销:www.fcxcn.cn 反传销柔儿团队主要负责寻人,上门反洗脑,现场解救劝说。团队长期在北海现场解救1040阳光工程,资本运作传销受害者,以及全国各地协助家属寻找北派传销的孩子(因传销而常年未回家者,被控制人身自由的人群),反传区域涉及:广西,广东,深圳,福建,江西,湖南,香港,浙江.附近有需要求助可与我们联系,孙老师137122575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