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跟实操是有极大区别的,现实遇到某些事情我们最终采取的方法往往与所学的理论背道而驰。这就是我常说的:“老师会告诉你一加一等于二,汉语拼音有多少个字母,但是他不会告诉你,当你身上一分钱都没有还要被身边最亲近的人出卖后你该怎么活下去。”
社会是大染缸,它同时也是最好的学校。
备考教材里面谈及了一句话、“奖励或期待得到奖励是社会交换论的核心,交换论者往往把互惠原则看做是人们行动的平衡力量。”
也就是说,不管任何时候我们想要得到一件东西都是需要交换的。你需要时间去酝酿跟一个人的感情,想要获得升迁的机会就会付出人情往来和工作质量的投入,而个人所得也是一种交换的成果,好比方说你坚持运动会换来机体免疫力的提高,读书可能够换来身心提升的精神世界,甚至在个人能力增值以后的变现。
许多懒惰的人总以为自己怀才不遇,他们分辨不清楚这个“才”也是需要自己与社会作为交换的。试问你每天睡到日晒三竿的话怎么能在晨跑中遇见一直想结识的上市公司董事长?除了抱怨生意难做没有订单却不愿从底层重新做起跑业务,躺平摆烂觉得日子辛苦说到底还是没有一颗用苦交换成果的心。
柔妈早段时间总是梦到我二十多岁的时候,醒来感慨那会儿的美貌,年轻无敌的青春,我听完便打断她的话:“比起以前,我更喜欢此时此刻的自己。”
不止一次在饭桌朋友上迎面直视他们说起什么我的容貌巅峰,我依旧是这句不曾变动的坚定否决。如果一个人总是沉醉在已经消逝的过往,那么等待她的必然是难以接受容颜逐渐衰败的事实。人的一生假如能活到八十岁,我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处于走下坡路的状态,青春根本上是短暂得不能再短暂的阶段,完全没有必要过度的痴迷执着于那段十八无丑女的镜花水月。
她们认为的漂亮就是少女感,持久的胶原蛋白,但是她们忘了地心引力,胸部会下垂,任何人都无法抵御的脸颊发腮,面容改变,还有身体机能衰退。我认为的漂亮就是活出自我,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生活上的危机风险,有良好物质基础依托维持自己想要的体面,不断增值自己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面更宽更广更丰富,照着镜子看看皱纹还能看到这相由心生是沉淀过后的海纳百川。
抗衡岁月侵蚀是丰富自我而不是拉皮填充,优雅的老去是坦然,更是尊重大自然法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