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功寻找到传销受害者后,家属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后续救助效果。以下为关键注意事项,需科学、耐心执行:
一、保持情绪稳定,建立信任沟通
核心原则:冷静为先,避免对抗
-受害者因长期精神控制和信息茧房,可能出现认知偏差、情绪暴躁或自我封闭。家属需克制焦虑情绪,以温和语气表达关心,例如:“我们很担心你,先和我们一起回家慢慢说。”
-避免质问式沟通(如“你怎么这么傻?”),可通过回忆共同经历(如家庭往事)拉近心理距离,逐步引导其敞开心扉。
二、确保人身安全,切断传销关联
核心行动:物理隔离,防范骚扰
-立即转移至安全场所:选择人员密集、有监控的公共区域(如派出所、酒店),避免返回传销窝点附近或单独行动。
-排查潜在风险:检查受害者随身物品是否携带传销资料或定位设备,暂时关闭其手机中可疑社交软件(如未实名注册的通讯工具),防止传销组织追踪。
-报警备案:若受害者曾被非法拘禁或人身控制,建议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留存证据以便后续打击传销团伙。
三、拒绝指责批判,聚焦情感支持
核心态度:共情替代评判,接纳替代否定
-传销受害者往往经历“洗脑-自我怀疑-合理化行为”的心理循环,直接指责易引发抵触。可表达:“我们知道你肯定经历了很多委屈,现在回来就好。”
-用实际行动传递支持:准备受害者熟悉的食物、陪伴其休息,通过肢体语言(如拥抱、轻拍后背)给予安全感,重建家庭信任纽带。
四、长效关注身心,介入专业疏导
核心措施:心理干预+认知重建
-观察异常表现:若出现失眠、易怒、拒绝进食、反复提及“行业前景”等情况,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洗脑残留的信号。
-及时介入专业力量:
-心理咨询师:针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受害者剥离传销逻辑。
-反传销专家:若受害者仍对传销模式深信不疑,需联系具备反洗脑经验的专业人士(如文末联系方式中的老师),通过案例解析、逻辑拆解逐步破除其思想桎梏。
-家庭陪伴计划:避免让受害者独处,可安排短期旅行或参与家庭活动,通过环境转换降低其对传销“圈子”的心理依赖。
专业救助通道(请留存备用)
-抖音咨询:关注【百姓寻亲官方账号】获取实时救助信息。
-反传销救助中心
官网:http://www.fcxjg.com/
徐老师:16251324444(可提供上门解救、心理疏导)
-反传销寻亲网
官网:http://fcxxu.com/
孙老师:13712257511(专注寻人寻亲、反洗脑劝说,解救成功率行业领先)